记新时期学习实践雷锋精神的优秀代表郭明义
郭明义,鞍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生产技术室一名普通的采场公路管理员,以无私奉献的精神,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传奇。
入党30年来,他时时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从1996年开始担任采场公路管理员以来,他每天都提前2个小时上班,15年中,他累计献工1.5万多小时,相当于多干了5年的工作;
从1990年以来,他坚持20年无偿献血,累计献血6万多毫升,相当于自身总血量的10倍;
1994年以来,他为身边工友、特困学生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多元,先后资助了180多名特困生;
2006年以来,他8次发起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倡议,有1700多名矿业职工参与;
2007年以来,他7次发起无偿献血的倡议,共有600多名矿业职工参与,累计献血15万毫升;
2008年以来,他发起的捐资助学活动已有2800多名矿业职工参与,资助特困生1000多名,捐款近40万元;
2009年以来,他发起成立的遗体和眼角膜捐献志愿者俱乐部,已有200多名矿业职工参与。
……
一个企业里普通的基层技术干部,为什么会有如此情怀,几十年来,他怎样一步步走近今天的辉煌?日前,本刊记者到郭明义工作、生活的地方进行了一次采访。给记者留下深深的印象就是那条郭明义每天往返、奔波、忙碌的采场的公路——因为岩石含铁(赤铁矿),那路看上去是红色的。
成长
齐大山铁矿,目前是鞍山钢铁公司的五座铁矿山中最大的一座,也是亚洲最大的铁矿山。周围的村落居民以矿工为主,郭明义就出生在这里,父亲也是矿工。矿山就是一个小社会,数千矿工和当地人杂居在一起,工作、生活条件都比较艰苦,不过大工业生产也造就了这里朴实的民风,邻里间相互的关心、帮助,其乐融融。像某些地方因为地理环境而形成小气候一样,这里也有自己的“小气候”,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不敢说,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绝对做得到。
郭明义的父亲是老一代采矿工人,曾荣获辽宁青年红旗手称号。上世纪60年代末,这里曾经发生过一件轰动全国的大事,因为参与的人实在太多,而且各行业、各单位各部门的人都有,媒体只好以事情的发生地说话,将其命名为“响山英雄集体”。到今天也没人说得清这个“集体”究竟有多少人,都有哪些成分。
那是一次从坍塌的水井中抢救生命的突发事件,参与者有学生、部队官兵、工人、农民以及当地居民。作为一名有经验的矿工,郭明义的父亲在事件中表现突出,后来作为见义勇为英雄集体的代表到北京,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
郭明义的母亲也在矿上工作,是综合厂的职工,平时工作兢兢业业,齐大山的老职工至今还记得她上山送水时的身影。因其早年学得一手推拿手艺,经常为工友和邻里无偿治疗疾病,因而深受大家的尊敬和爱戴。
一位伟人曾经说:工人阶级最有远见,大公无私,最富于革命的彻底性……郭明义从小就在这样的人群中生活,工人的朴素、热心无时无刻不在熏陶着他,感染着他。
在郭明义的成长道路上,还有一个人的影响不能忽略,那就是雷锋。说起来雷锋也是“鞍钢人”,“矿山人”。雷锋1958年来到鞍钢,1959年到弓长岭(鞍钢的另一座铁矿)焦化厂参加基础建设。在鞍山和焦化厂工作的一年零两个月里,就曾三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五次被评为标兵,十八次被评为红旗手,荣获“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称号。当然,雷锋在矿山的时候郭明义还小,等他读小学时,雷锋的事迹就家喻户晓了,作为雷锋曾经工作生活过的矿山公司,那些见过雷锋,与雷锋共同生活、工作过的人,想必会经常带着自豪给像郭明义这样的孩子们讲述雷锋的故事。这并不是主观推断:比如你现在去矿山,就会有无数的人抢着给你讲郭明义的故事,那种自豪感仿佛郭明义就是他的亲人,他的父亲、儿子、兄弟,就是他自己。这就是矿山人的性格。
敬业
1977年,郭明义报名参军,和雷锋一样,也当上了一名汽车兵。军旅生涯中,郭明义技术业务出众,曾在全师技术业务竞赛上一举获得了汽车教导员专业理论和实际考试两个第一名;乐于助人,在抢险救灾中表现突出,被命名为全师“学雷锋标兵”,并在部队入了党。
1982年他从部队转业,又回到了生他养他的齐大山铁矿。在矿山,他从事过多个岗位的工作,不论做什么,他都是冲锋在前,勇挑重任:
在汽运车间大型汽车司机岗位上,他所在的青年文明号提前16天完成全年生产计划;
在汽运车间团支部书记岗位上,他所率领的支部成为鞍钢公司团委命名的标杆支部;
在宣传部理论干事岗位上,他在报纸杂志上发表了100多篇文章和稿件……
刚从部队回来那几年,每天他都骑自行车到市内上夜校,一个往返20多公里。1992年他又通过自学,考入了齐大山铁矿在鞍钢干部管理学院举办的英语培训班,进行了一年的英语强化学习,一年以后,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齐大山铁矿扩建工程开工,矿长点名让郭明义负责33台154吨电动轮汽车组装的现场翻译和资料翻译工作。熟练的英语对话加上对业务和作业现场的熟悉,他成了外方专家最信赖的伙伴。
进口备件质量本来不归郭明义管,但他每次对着备件作说明时,都习惯性地检查一下备件的质量。某次在检查中,他发现5台美国特瑞伯公司制造的MT154电动轮汽车后轴箱开焊、M15电动轮汽车电机烧断等重大设备质量问题,就用相机拍下来,写出说明。他拿着这些证明通过矿里向美方交涉,最终获得外方公司10万美元的赔偿。
从1996年开始担任采场公路管理员以来,郭明义每天都提前2个小时上班,15年中,他累计献工1.5万多小时,相当于多干了5年的工作。
齐大山铁矿是目前亚洲生产规模最大的铁矿山,采场的公路蜿蜒曲折40多公里长,而这些公路就是维系矿山生产的“血管”,承担着每年5000多万吨矿石、岩石的输出和转运的重要任务。郭明义就负责这些公路的建设和管护。
矿上的“195电动轮”汽车,车宽7米,光是车轮的直径就有3.5米,每辆价值一千多万元,工人们戏称这种汽车的司机都是“微型老板”。也正因为这样,齐大山矿的要求是“修路甚于修车”,对于采矿作业区的路况要求特别严格。
偌大的采场里,郭明义每天要在川流的车辆间巡行、指挥、筑路。这是既危险又艰苦的岗位。人在那种汽车前就跟小蚂蚁一样,因为车体太大,有些视觉死角司机根本看不到,汽车满载重量超过300吨,“压扁一辆轿车根本没感觉”。由于作业平台都是边形成、边生产、边消失,不能建固定的休息室,露天采场没有任何遮挡,无论是雨雪突降,还是风沙来袭,连个躲避的地方都没有。而且越是在天气恶劣的时候,采场道路维修就越不能停下来。
本来,作为专业技术干部的郭明义完全可以不用每天到采场,也不用每天十几个小时和一线职工们奋战在一起。但他每天早上都要把采场的公路亲自走一遍,在踏勘的过程中感受路面的变化,巡查到采场运输线的最新情况。15年如一日,郭明义每天坚持早出晚归,工作10个小时以上。有人粗略地算了一笔账,这么多年他走过的采场公路里程竟达6万多公里,相当于四次“长征”路。
爱心
除做好本职工作以外,郭明义还30年如一日地热心公益事业。
2007年2月,郭明义在鞍山市中心血站献血时得知:由于天气严寒,献血的人减少,临床用血快要供不上了。
回到家里,郭明义赶紧动手写了一份无偿献血倡议书,马不停蹄地把倡议书带到班组,面对面地向工友们宣读。很快,郭明义的倡议得到了齐大山铁矿和矿业设备检修协力中心等单位干部职工的积极响应。
3月2日,齐大山铁矿和矿业设备检修协力中心等单位100多名干部职工参加了郭明义组织的无偿献血活动。鞍山市中心血站的工作人员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情形:市中心血站出动了3辆采血车,原定大约有50人参加献血活动,没想到一下子来了100多人,体检表差点儿没够用,血站的工作人员欣喜之余也有些措手不及,一个自发组织的无偿献血活动能来那么多人是他们以前从没见过的。其中不少人是工作了一夜,刚下夜班就赶来的。完全不用领导的动员、安排,领导的任务是:1.协调场所,把会议室腾出来为无偿献血活动服务;2.排队参加献血。
这一次,市中心血站共采血2万多毫升。
……
2008年11月,齐大山矿职工许平鑫接到鞍山市红十字会通知,他的造血干细胞与武汉的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这个消息令许平鑫十分喜悦。成功完成捐献后,许平鑫说:“是郭明义深深地影响了我,改变了我对人生的看法,我做了一件一辈子都会觉得特别有意义的事。”
一名矿山生产技术室采场公路管理员,一个普普通通的基层技术干部,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郭明义的号召力英国威廉希尔公司_williamhill威廉希尔-中文网站:的还是来自他自己的行动。20年来,他自己累计献血超过6万毫升,是鞍山市第一批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第一批遗体和眼角膜自愿捐献者。
先从身边的人做起。
2006年,郭明义听说一位工友13岁的女儿患上了白血病。随后,他又了解到采矿车间一名职工15岁的儿子患上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由于目前国内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人不多,配型成功的几率很低。想着两个花季少年的生命健康,郭明义感到单凭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他要发动全社会的人都来参与这件事。
郭明义首先从两个孩子的家长所在班组开始宣传动员,这比较容易引起共鸣,因为事情就发生在他们中间。然后是同一岗位倒班的其他班组,再到车间、工区,再扩展到机关干部最后到全矿。到后来,连矿区附近开杂货店的,卖馅饼、包子的,便民复印社的打字员都参与了进来。
为了宣传义务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和眼角膜,郭明义又想出了在职工浴池里当义务搓澡员的主意,利用搓澡的机会宣传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知识和意义。每天下班后,在齐大山铁矿职工浴池里,大家总会看到郭明义在为工友们搓澡,最多时一天要搓20多人。就这样,郭明义执著地向身边的每一个人传递着爱心和真情,用火一样的热情温暖着身边的同志。
矿工们说:老郭没干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做的好事数也数不清。“反正只要是老郭提倡的事,跟着干没错,肯定都是好事。”今年三月,郭明义听说辽宁科技大学一名20岁的学生患了肾癌,立即与一名司机驾车赶到医院,献了血,捐了钱,两人又当场做了肾配型检验。当孩子的母亲得知这一情况时,他们已经离开了。孩子母亲打车追出数公里,为了说一声“谢谢”。“这能是装的吗?如果配上型了你怎么办?”工友们说。
汽运作业区党支部书记艾喜民说:在齐大山矿,很少有没参与过郭明义倡导的公益事业的人,或多或少,总有参与。多数人都经历过这样一个过程:从认可到熟悉再到接受,最后参与进来。
郭明义的家,简直可以说是“家徒四壁”。40平方米的单室,水泥地面,3样家具:双人床、老式衣柜、电视柜。唯一的电视机所有权还不归郭明义——团市委领导听说他已捐出3台电视机,自己家却不舍得买时,为他买了一台电视机,并一再叮嘱他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不可以“随便处置”。
郭明义的妻子是鞍山市第四医院的高级护师。据医院介绍,其人品行高尚,业务出色,富有爱心,自己也参加了许多公益活动。郭明义的女儿为了支持父亲的善举,在填报大学志愿时首先考虑的是“低学费”,在给父亲的信上,女儿说:“我们的家虽然简陋,但温暖;虽然平凡,但高尚。”正是这样的家庭环境,为郭明义的施爱助人提供了巨大的支持。
旗帜
祖国钢都人杰地灵,英模辈出。雷锋、老英雄孟泰、“走在时间前面的人”王崇伦、见义勇为女英雄白雪洁、“工人革新家”李晏家、“基层管理者的榜样”邢贵彬……
环境对于人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前些年流行一首歌,叫《俺们东北人都是活雷锋》,虽然有些玩笑,可也不无道理。环境造就了人,没有鞍钢的大环境,没有齐大山的小气候,也就不会有郭明义这样的人物。
环境影响人,人也在改变着环境。鞍钢这个有着优良传统的老企业,“创新、求实、拼争、奉献”的企业精神,激励着郭明义20多年无怨无悔地奉献着。而郭明义的崇高精神,也在感染着一批又一批的鞍钢人。学习郭明义,争做郭明义式的先进典型,正在齐大山铁矿蔚然成风。
矿业公司领导说:郭明义使整个“矿山人”的精神得到了升华。
在矿山,郭明义的威信甚至高到不可思议。某位工友技术好,但脾气也大,谁也管不了,可他就服郭明义。快下班时郭明义说:“你留一下,晚点走。”该人二话没有,可以跟着郭明义干到夜里十一点。有年轻工人背地里说:“他(郭明义)就是我爹!他叫我干啥我就干啥。有他在那看着,让我炸碉堡我都去。”矿工的语言,话糙理不糙。
我们现在不知道鞍山究竟有多少个团队是郭明义发起或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红十字志愿者服务队、红十字志愿者急救队、“郭明义爱心联队”……就在前几天,又有一支队伍刚刚成立,8月20日,鞍山市慈善总会“郭明义义工大队”举行了成立仪式,郭明义及大队成员当场资助了8名家庭困难的大学生。受郭明义精神感染的人群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在修路工区工人高森山手里,还保存着一面“郭明义敬业奉献团队”的旗帜,那是2008年2月,被称为“亚洲第一移”的齐大山铁矿矿石移动破碎站要迁移,迁移对路面要求极高。郭明义和全体工作人员提前日夜奋战,做了半个多月的测量,修了三个月的路。在一次抢修中,矿党委书记上山亲手将这面旗帜交到他们手中。那其实就是一面印着字的普普通通的红旗,但受到高森山和工友们高度珍视,拿出旗帜时高森山简直是小心翼翼。可以想象,当这面旗帜飘扬在矿山上时,对团队成员士气的鼓舞,就好像我们在战争影片中看到的,为了捍卫我们光荣的旗帜,战士们不惜流尽最后一滴血一样。
郭明义就是一面旗帜!
红的旗,红的路,红的热血,共同构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火红的图画。